• 该片讲述了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工作生活时,和他的卫士马仙奇之间的故事。
  • 1949年初,解放战争势如破竹,全国解放大业指日可待。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央统治集团,妄图利用云南地处边陲等有利条件,把云南建设成大陆上的最后一个反共基地。为了解放全中国,我二野刘、邓首长,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一系列指示。声东击西挺进西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云南全省开展了人民游击战争和群众革命斗争。蒋介石为保住云南这块反动基地,对当时驻守将领卢汉软硬兼施。卢汉在革命的总形势推动下,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毅然起义。蒋介石不甘心失败,令汤尧进攻昆明。我陈赓四兵团,执行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制定的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方针及刘邓首长的指示,胜利地进行了滇南战役。全剧场面浩大、成功的塑造了刘伯承、邓小平、陈赓、李达、蒋介石、李宗仁、卢汉、龙云等一批两党首脑人物。
  • 屈原

    65
    满腹治国经纶,却遭昏君冷落,一腔爱国热忱,偏遇佞臣讥讽。忧心忡忡的屈原,希望自己的改革能拯救楚国。然而,昏君亲小人而远君子……面对世事沉沦,屈原徒叹奈何,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又驱使他奋力抗挣,最终以死明志。本剧展示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的悲壮一生。
  • 假脸

    42
    张岫岩从县话剧团调到市文化局,参加戏剧节的组织筹备工作。文化局副局长佟伯夷热情地接待了他,还塞给他一个名叫《巨流》的剧本,请他好好扶植。在确定戏剧节的演出剧目时,围绕着定哪部戏为重点剧目的问题展开了争论,佟伯夷极力吹捧《巨流》,贬低《酒之过》。为此,张岫岩走访了《酒之过》的作者和主演刘秉林。剧本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精湛的表演处理,使张岫岩非常感动。张岫岩看出了佟伯夷的真正用心--通过《巨流》的上演达到吹捧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艺术处女办事员范若男是个外刚内柔的热心肠,她主动给张岫岩当助手,为筹划戏剧节的经费出点子拉赞助。张岫岩早在10多年前就一直爱慕着的女演员高相宜被请来当了戏剧节的经纪人。张岫岩正直的品德和积极的工作热情,唤起了她对新生活的热爱,她回想起他们年轻时代那些美好的往事,爱情的种子在心中又重新萌发。《酒之过》在大家的努力下,冲破了重重障碍终于脱颖而出,获得了成功,受到了市委领导和观众的好评。范若男也作出了爱情的选择,同正直的刘秉林结为抗俪。佟伯夷使出惯用伎俩窃取了《酒之过》的功绩,并又一次编造了有关高相宜的谣言,动摇了张岫岩对她的爱,致使高相宜刚刚复苏的生活热情又一次泯灭。首届"青蓝"戏剧节闭幕了,但人生舞台上的戏剧还会一幕幕地演下去……
  • 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严重困难时期,中共中央起草了《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60条》)。4月1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回故乡湖南,考察农村工作。当他看见一双双饥饿的眼睛和一张张狼吞虎咽的嘴时,对《60条》是否符合农村实情产生了疑问。他召开干部座谈会听取意见,与会者却闪烁其辞。刘少奇于是到群众中去,与老百姓直接交流,了解到了人们对公共食堂的反感。他把得到的情况写信向毛主席汇报。
  • 剧组的道具枪射出了真子弹,女演员叶蕙(林芳兵 饰)命丧摄影棚。刑警詹德昌(杨宝河 饰)、李志勇(赵建文 饰)对涉枪人员展开调查。通过了解发现,叶蕙与他人存在三角恋爱关系。曾和叶谈过恋爱的沙晓舟(马晓伟 饰)差点被人毒死,在病房中,他向詹德昌道出原委:在香港的父亲沙丘仁(崔超明 饰)自知不久于人世,曾来信让他继承遗产,他心存矛盾。正与其热恋的叶蕙则怂恿他一定别错过机会,并背着他邀未来的公公和大哥沙之星(洪宇宙 饰)回内地见面。意外的见面使爱慕虚荣的叶蕙投向沙之星的怀抱。詹德昌并没有轻信沙晓舟的一面之词,他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道具员张小勃(朱晓鸣饰)......
  • 大姐

    77
    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十年动乱的汹涌波涛已成为涓涓细流,但是它在人民心中留下的创伤却久久无法愈合。在某钢厂上班的工人沈全福早年丧妻,家里有五个正在上学的子女。时代的倒错和家庭的重压让这个疲惫男子借酒浇愁,最终却搞坏了身体,撇下孩子们独自离去。父亲临终前叮嘱长女雅梅(陈小艺 饰)一定要照顾好弟弟妹妹。雅梅强忍悲痛,一夜之间长大成人。她退学到街道上班,日常照顾国良、国玉、雅娟、兰兰四兄妹起居住行的一切。为了弟弟妹妹,她牺牲了自己的学业和爱情,甚至整个人生。这是与父亲的生死约定,也是对亲情最赤诚的守护……
  • 故事以一对老年人再婚重新组成家庭开篇,以两人之间的艰难磨合过程为主线贯穿全剧,直到最终的“心心相印”结束。
  • 一九三九年,日军对我东北抗日力量展开了疯狂围剿,妄图控制整个东北地区并向中原一带渗透。在地处东北地区交通要害的龙潭地区,以铁路工人李玉和为代表的地下党在惨烈的白色恐怖之下,为钳制日军、配合抗战进行着一系列灵活机智、艰苦卓绝的斗争,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原本不同姓的三代人更是在共同革命信仰的感召下,演绎着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生发出来的缕缕浓情。日本宪兵队长鸠山仰仗自己多年的情报经验,在率部摧毁了北山游击队的电台之后,更妄图对龙潭地区的地下党组织进行彻底打击。北满省委在得到游击队电台被毁的消息之后,及时派出交通员,携带一份新的密电码,乘坐253次列车,计划在途径的龙潭地区与当地地下党接头,将密电码送到游击队。没成想同时得到这一消息的日军对沿线铁路进行了严密封锁,禁止中途停车。交通员万不得已只得在列车行至龙潭车站附近的时候机智跳车,幸被赶来接应的王连举、李玉和相救,王连举为掩护他们自杀右臂,李玉和背起交通员逃离现场,交通员与李玉和对暗号未果,于是将随身携带的密电码藏于李玉和的号志灯下主动将自己暴露给敌人。交通员被捕,而李玉和对于密电码的下落却全然不知,只是一心想方设法寻找密电码的线索,并联络游击队希望能够顺利地营救出交通员。曾经做过外科医生的鸠山从王连举的伤口处看出了破绽,并采用一系列诱骗、攻心的战术击垮了王连举的心理防线,使其投敌叛变。王连举的叛变使李玉和成为鸠山截获密电码乃至摧毁地下党的关键性人物。李玉和曾于十多年前对鸠山有过救命之恩,并是鸠山非常崇拜的象棋高手。老谋深算的鸠山为了达到摧毁龙潭地下党的目的,对李玉和实施了离间计。为此,李玉和不仅在组织内部受到怀疑,在同事、邻里街坊乃至自己的母亲和女儿之间都陷入百口莫辩的境地。李玉和以宽厚的胸怀和革命者的睿智,忍辱负重,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完成革命工作,最终在敌人的枪口下英勇就义,李奶奶也被日寇残酷地杀害。失去了父亲和奶奶的李铁梅,在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毅然承担起父亲未尽的革命工作,将密电码成功地送到了游击队。李铁梅在斗争的风雨中逐渐长大成熟,最终成为一名坚毅、勇敢的党员,并由此开始了新的革命历程。
  • 影片讲述了一个“革命纪律时刻要牢记”的故事。工农红军第一军的一个连队是有名的英勇善战的连队,屡建奇功。但这个连队有一个最大的毛病是不大守规矩,屡屡触犯军规,从连长徐浩到副连长,说话语气都挺冲,而且一度搞得军民关系恶劣。鉴于这种状况,毛泽东(时任师长)派党代表李英(高露饰,《那时花开》女一号扮演者)到这个连队里抓纪律。一开始,连队上下对这位女党代表很不服气,李英的工作困难重重。后来,通过一名小战士柱子的一件事,让连长徐浩有所触动,他发现这位党代表很是善良,并对其产生了一点微妙的感情。为了立功赎罪,这个连队借道南下,睿智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但由于副连长的再次触犯军规,导致了党代表的牺牲。军规面前,副连长被枪毙,影片以富于象征意味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