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年代,全国各地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刚毕业的见习技术员尚越(印质明饰)发现五工区常出现窝工现象,他主观认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工人们不懂施工机械原理,对设备不熟悉所致。于是便写了一份缺乏调查研究的报告给了主任牟青(李孟尧饰)。牟看后,在一次会议上批评了尚的脱离实际的做法,尚很想不通。后在工段领导的教育开导下,认识了盲目主观的错误。已提升为副工段长的尚与工段长白福(任颐饰)技术上产生分歧,白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干过很多大的工程,依老卖老,并不把尚的建议放在心上。由于工作上的矛盾加上爱情受挫,尚一时情绪低落影响了本职工作,后在领导和工人的批评帮助下,他转变了......
  • 三年早知道(1958)故事梗概根据马烽同名小说改编。赵满囤外号叫“三年早知道”,有名的机灵鬼。他无论做什么事总先算算对自己有没有利。当全村合作化,别人问他人社不入的时候,他抚摸自己那匹健壮的大红马说道:“多咱我这匹马说了话,我就入社。”可是过了一夜,赵满囤突然牵着马入社来了。原来赵满囤的弟弟是人民解放军,他弟弟来信叫他人社,并说如果他不入社就把自己那份家产给入了社。寻思了一夜,自私自利的赵满囤算来算去不合算,如果和弟弟分了家,就是两条腿缺了一条腿了,他只好牵着牲口入了社。赵满囤虽然人人了社,可是心可没有入社。他在社里做饲养员,这本来是他的拿手戏,但因为他的私心太重,竞给自己的牲口吃小灶。叫社里的牲口啃起槽帮了。这件事被社长知道了,社长批评了他,并派他去赶车。哪知他不为合作社工作,却拉脚做起买卖了。社里派他进城拉肥料,他不但没有进城,反而用合作社买肥料的钱买了一对小猪仔,大家又对他进行了一次严厉的批评。赵满囤虽然是一把劳动能手,但是他的臭名远扬,所有的生产队都不要他,甚至连他的亲戚也不敢沾他了,这对他的确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最后还是社长去找他,分配他做打井工作,赵满囤高兴地接受了工作。这回赵满囤总会好好工作,不再犯毛病了吧?他却因偷偷贩卖红枣耽误了工作,又挨了一次批评。这次在社长和大家的教育与帮助下,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工作态度也积极认真起来。有一天,赵满囤看见关城社的二贵赶着一口种猪从门前走过,他想为合作社做件好事,把二贵请到屋里坐下,他偷偷地把种猪赶到后院为合作社的三口母猪配了种。赵满囤满以为自己不是为个人,而是为合作社做了一件好事,便向大家夸耀起来,哪知又挨了社长一顿批评。赵满囤在党的教育下,终于克服了自私自利的思想,并且被选为水利委员,在全村水利化运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把自己存在银行的钱全部取出来支援了社的水利建设,成为优秀的社员。从此,别人再叫他三年早知道,他面带隗色地说道:“别看我叫三年早知道,其实以前我什么也不知道,现在走了社会主义道路,我才真正地知道了。”
  •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某地。我军某分队与敌激战一昼夜,伤亡惨重,弹药也将告罄。增援部队赶到后,救出女扮男装的战士高山(王苏娅 饰)。排长雷振林(庞学勤 饰)对新调来当副排长的高山很不以为然,他好战心切,常常刚愎自用,听不得别人规劝。高山不想在战友面前暴露自已女性身份,在战斗和生活中她和男兵一样,摸爬滚打、英勇顽强,深得战友的拥戴。在一次阻击战中,雷振林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了代价,关健时刻,高山挺身而出,冒着炮火救了他,自已则负伤住进医院。血的教训令雷振林异常懊悔,当他到医院看望受伤的高山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
  • 插秧机械化,先进和保守思想的斗争。
  • 闻名全国的钢都鞍山,处处是一片雄伟的景象。在大跃进的年代里机器轰鸣,人声喧腾。夜晚的钢都更加美丽,她沉浸在铁水映照的霞光里,变幻出种种奇光异彩。在这里,它给祖国的建设炼出千万吨钢材,也给钢铁战线输送了成批的炼钢能手。鞍山车站上人山人海,钢铁工人怀着雄心大志,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即将远征。列车离站了,送别的人怀着惜别之情拥出站台。金属结构厂的王经理和吴队长边走边谈出现在人群中,王经理提醒吴队长说:“今天送走了这么多熟练工人,摆在咱们面前的困难将会更多”……吴队长却满有信心地回答道“:嗨,只要工人加把劲,哪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话不投机,王经理默然了。幸好有个老大娘要找经理,打破了尴尬。老大娘是金属结构厂工人朱全忠的妈妈,她生怕儿子远走高飞耽误了婚事,特地来劝儿子回家成亲的。朱全忠是个棒小伙子,他积极能干,足智多谋,在千军万马的高炉工地上,是个出色的交通指挥。朱全忠跟妈妈会面之后,绘声绘色地告诉妈妈:“等高炉修好了,炼出好钢铁,让拖拉机满地跑,庄稼人干活可就轻巧啦!到那时我把媳妇接到这儿来……”老人被他感染、被他说服了。高炉工地浇灌基础将要提前结束,新的战役即将开始,综合工地党工委根据浇灌工程提前完成的新情况,提出缩短工期,提前出铁的计划。在党工委会上,立马上阵的金属结构工程是讨论的重点。王经理对缩短工期持有不同意见,凭他多年领导建设的经验,这里现存的困难是协作件供不上,塔式吊车不够用,他认为不可能缩短工期。党工委决定把这个问题交给群众来讨论。跟王经理合作过好几个工程的工人们听到党的号召,纷纷琢磨、推敲缩短工期的具体计划。一时间献计献策的人都汇集在吴队长家,大家对王经理这副冷漠态度感到十分怀疑,觉得他和从前完全不同了。他安于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老守着电话机发号施令,他跟工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工人们为了提高塔吊的运用率,试用一钩多吊的办法,王经理却认为这是为了多赚计件工资。吴队长在比武会上提出缩短工期为60天,王经理坚决反对,跟吴队长闹翻了。所有这些,促使王经理对现状更不满,有时甚至拒不参加党的会议。在这热火朝天的群众运动中,田书记常常提醒自己,别被胜利冲昏头脑,发现新的问题和新情况时,总是耐心听取群众的意见。他几乎是日日夜夜地守着工地,对群众的干劲、智慧和创造力了如指掌。他的工作作风深为群众所称赞。工期只有十几天了,金属结构工程由于构件供应失调,塔吊窝工,眼看还有两千多吨的